
現在的年輕人
出門總是奶茶、可樂不離手
有的人甚至不喝水
整天全靠各種飲料續命
(畢竟肥宅快樂水帶來的快樂無可取代)
飲料雖好喝,
但如果每天當水喝
那真的會出問題……
飲料當水喝 27歲女子雙眼險失明
前不久,一位27歲的小姐姐小雅(化名)因雙眼看不清,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是白內障。
白內障發病年齡一般在45歲以上。醫生詢問后得知,小雅從小就喜歡喝飲料,口渴的時候就用飲料解決,幾乎從不喝水。
五年前,22歲的小雅就患上了糖尿病。最近兩年,小雅看東西開始變得模糊,“感覺有層霧在眼前怎么都看不清楚。”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的緣故,小雅就去眼鏡店配了副眼鏡,但還是不太理想。
去年年底,小雅的視力突然急速下降,下樓的時候甚至連臺階也看不清了。
小雅的白內障屬于糖尿病并發性白內障,是由于血糖增高以后,造成眼內房水滲透壓的改變,導致了白內障的提前發生。
經過治療后
小雅雙眼視力逐漸恢復
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有點疑惑
糖尿病和眼睛有什么關系呢?
怎么連眼睛也不好了?
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概率 是正常人的25倍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看起來似乎與眼睛沒有太大的關系。殊不知,糖尿病的并發癥可怕到令人發指。有研究統計,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5倍,是名副其實的“光明殺手”。
糖尿病可引發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眼外肌麻痹等多種眼病。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其中視網膜病變最為常見,晚期可致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脫離而失明。
而糖尿病性白內障是糖尿病眼部并發癥中第二大常見疾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視力障礙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和生活質量。它與普通的老年性白內障相比,具有發病更早、病情程度更嚴重等特點,可短期內發展為完全性白內障。
說了這么多
下面重點來了
如何預防糖尿病性眼病?
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 糖尿病性眼病的病因在于糖尿病 因此注意休息、控制好血糖 才能從根本上控制病變的發生發展
糖尿病性眼病就像“溫水煮青蛙”,一般人一開始沒什么感覺,所以很多人都是等到眼睛看不見后,才想到要去看眼科,那時可能就晚了!
實際上,I型糖尿病患病時間達10年的,約有60%會“上眼”,患病15年以上者80%中招;而II型糖尿病患病10年者,約55%會“上眼”,患病15年以上則70%的人會中招,這個概率很高!
糖尿病患者定期去醫院檢查眼睛真的很重要!早發現、早治療。
同時注意避免與其相關的危險因素,控制血壓、血脂、戒煙戒酒、調整合理飲食、適量運動。這樣不但有助于降低血糖,而且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眼病的發生和進展。
喝個飲料,竟然差點雙目失明?
小編覺得
手里的可樂突然就不香了!
相信很多人和小編一樣
有愛喝飲料的習慣吧
但是你知道嗎
經常喝飲料,其實有很多危害
經常喝飲料 會有這些危害
人對甜味的偏好與生俱來
甜甜的飲料自然比白開水好喝
因為甜味能通過神經傳導
給人帶來愉悅的感覺
但專家表示
“糖癮”的存在比酒癮更普遍
一旦過量了,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①喝成胖墩
甜飲料成為各個國家抵擋肥胖超重問題的痛點。墨西哥七成成年人超重,1/3兒童受到肥胖侵擾。而現在,墨西哥已經是世界上少數對含糖飲料和高能量低營養產品收專項稅的國家。
②增加中風風險
日本大阪大學的專家小組一項研究發現,每日喝含糖飲料會使女性患中風的風險提高80%。
這是跟蹤了近4萬名男性和女性達18年之久的研究項目,結果表明,甜味飲料對男性的影響小于對女性。
③增加高血壓風險
英美科學家聯合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顯示,每天喝超過355ml的甜果汁或者碳酸飲料就會給血管“加壓”,喝太多甜飲料會提升患高血壓的風險。科學家們認為,過量的糖分攝入能損傷血管柔韌性,每多喝一罐甜飲料,舒張壓會高出正常值1.6mm汞柱,收縮壓高出0.8mm汞柱。
④增加心梗或猝死風險
哈佛大學營養和流行病學教授FrankHu教授研究發現,每天飲用含糖飲料1~2杯,將增加35%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風險。
有研究估計,美國有30%~40%的醫療保健費用與過多消耗含糖飲料有關,約1萬億左右。限制糖的攝入,對預防疾病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看到這些
愛喝飲料的你有沒有覺得瑟瑟發抖?
小編提醒大家
要少喝飲料、多喝水!
喝熱水,好處多多
你愛喝水嗎?
有人說白水寡淡無味不好喝
有人說不渴為什么要喝水
但不管你愛不愛
水對人體真的很很很很很重要
不管愛不愛喝水
都要牢記這些好處
喝水好處要知道 ①喝水可以幫助緩解便秘 便秘的原因很多,身體太干燥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喝水太少,再加上出汗多等情況,就有可能造成便便干燥。 多喝水,有助于改善痛苦的便秘。即使因為膳食中纖維攝入不足引起的便秘,增加纖維攝入的同時,也記得要多喝水。這樣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的體積,方便排出。
②喝水可以幫助降尿酸
對尿酸高的人群來說,更是要多喝水,促進尿酸的排出。
相比普通成年人的 1500~1700 mL,對痛風患者來說,至少要每天保證 2000 mL 以上的飲水量。[1]
但要記得避免或少喝碳酸飲料、甜飲料和酒精飲料,多喝白開水,淡茶水。
有人會說,既然喝水有這么多好處,那就牢牢遵循「每天 8 杯水」的原則。其實喝水也不用如此「嚴謹」,給大家個大致參考范圍。
7~13 歲的兒童,每天的飲水量大約在 1000~1300 mL; 14~17 歲青少年,每天的飲水量大約在 1200~1400 mL; 18 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的飲水量大約在 1500~1700 mL,大概是 7~8 杯水。
喝水不要等渴了才喝
在這些時候
最好自覺端起水杯
這些時候應該喝水
①臨睡前適度喝水
人熟睡時,體內水分會通過排尿、出汗、呼吸不斷丟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代謝物積存。臨睡前適度喝水可緩解這種現象,降低腦血栓等發病風險。
②起床后喝一杯水
趙飛虹表示,人在早晨起床后會處于生理性缺水狀態。吃早餐前喝一杯水,只需要20秒,水分就能進入血液中,使血液迅速稀釋,改善夜間脫水情況。
③洗澡后慢速喝水
很多人洗完澡覺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飲而盡。殊不知,洗熱水澡會令血流量增加,喝太快會對健康不利。此時應小口慢速喝一杯溫水。
④開空調半小時及時補水
空調房內空氣干燥,容易造成人體水分流失,鼻腔等處黏膜過干,甚至引發支氣管炎。因此,在空調房逗留超過半小時,就要及時補充水分,白開水、礦泉水、檸檬水等均可。
⑤發燒時喝溫開水
人在高燒時,會以出汗的形式散熱,消耗大量水分。此時可少量多次地喝溫開水或溫葡萄糖水,小米粥、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⑥尿變黃時要多喝水
趙飛虹說,尿液呈淺黃色表明喝水量足夠;若尿液比較黃,就要立刻飲水500毫升左右;若尿液呈土黃色,說明已經嚴重脫水,需要及時補水并去醫院治療。
⑦坐飛機時喝點水
很多飛行不適與機艙內干燥有關。短途旅客最好在起飛前就開始補水,飛行中再喝點水,感覺不渴就行;長途旅客應保證每小時補充一次水;尤其冬天機艙內溫度高,身體“隱形失水”多,更需要補水。
⑧心情煩躁時喝杯水
當一個人痛苦煩躁時,腎上腺素就會飆升。此時不妨喝一杯水,腎上腺素會隨著水分排出體外,心情或許會輕松許多。
⑨懷孕期間多喝水
準媽媽體內的血流量增加了一倍,需要大量水分。如果喝水過少,會導致代謝廢物濃度升高,增加尿路感染幾率,對胎兒不利。
⑩運動期間適當喝水
運動會消耗大量水分,除了運動前要喝水,運動時每隔半小時也應適當補水。
天氣較熱或運動量大時,兒童應保證喝夠4升水。過早飲用果汁會加重孩子對甜食的渴望,導致肥胖。水和牛奶才是兒童的最佳飲料。
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少喝飲料多喝水
來源:健康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