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的《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2019年食品經營環節專項抽檢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汕市監辦字〔2019〕330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內經營環節的食用農產品、飲料、丸類(魚丸、豬肉丸、牛肉丸)進行監督抽檢,從2019年9月12日到2019年11月20日共完成抽檢330批次,合格311批次,不合格19批次,合格率94.2% 。(其中食用農產品120批,合格118批次,不合格2批次<花蛤、象鼻蚌>,合格率98.3% ;飲料110批,合格109批次,不合格1批次<番石榴果味飲料>,合格率99.1% ;丸類( 魚丸、豬肉丸、牛肉丸)100批,合格84批次,不合格16批次<魚丸、豬肉丸、牛肉丸>,合格率84.0% )。本次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項目分別為丸類:山梨酸及其鉀鹽、苯甲酸及其鈉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食用農產品(水產品):氯霉素、鎘;飲料:菌落總數。市場監管部門已經對抽檢不合格的食品依法實行召回等防控措施,并對生產經營使用不合格食品的單位依法進行調查、處理。
附件1. 2019年食品經營環節專項抽檢合格產品信息
附件2. 2019年食品經營環節專項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綜合分析
從本次監督抽檢的結果來看,我市經營環節銷售的食品整體質量較好,但仍發現少數不合格批次,發現的不合格項目分別為丸類:山梨酸及其鉀鹽、苯甲酸及其鈉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食用農產品(水產品):氯霉素、鎘;飲料:菌落總數。
(1) 防腐劑(山梨酸及其鉀鹽、苯甲酸及其鈉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本次專項抽檢共發現16批次丸類(魚丸、豬肉丸、牛肉丸)的防腐劑項目不合格。食品防腐劑是抑制物質腐敗的添加劑,它能在不同情況下抑制最易發生的腐敗作用,特別是在一般滅菌作用不充分時仍具有持續性的效果。因此,為了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從而延長食品的保質期。絕大多數飲料和包裝食品想要長期保存,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劑。在我國,目前食品生產中使用的防腐劑絕大多數都是人工合成的,使用不當會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防腐劑甚至含有微量毒素,長期過量攝入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損害。目前在我國食品行業中最常見的防腐劑主要是苯甲酸、山梨酸和脫氫乙酸等。
(2)氯霉素
本次專項抽檢共發現1批次貝類水產品的氯霉素項目不合格。造成這類獸藥項目不合格的原因是:1.養殖戶法律意識薄弱、不了解相關國家法律法規、標準,非法使用違禁獸藥。2.不法養殖戶為了減少水產品疾病發生、提高水產品的存活率,在水產品養殖運輸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氯霉素。3.銷售商進貨查驗不嚴,未對水產批發商的資質進行嚴格查驗。
(3)鎘
本次專項抽檢共發現1批次貝類水產品的鎘項目不合格。鎘是常見的污染重金屬元素之一,水產品中的重金屬超標,與環境污染密切相關。近年來隨著工農業的發展,環境和飼料中鎘污染加劇,通過水產動物的富集作用和食物鏈的傳遞,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鎘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性,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和骨骼損傷等。
(4)菌落總數
本次專項抽檢共發現1批次飲料的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微生物指標一般是指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酵母菌及致病菌這幾個指標,是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重要指標,目前已被國內外廣泛應用于食品衛生工作中,這些指標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食品微生物超標可能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腐敗變質,產生毒素,人體食用后可能會引起嘔吐、腹瀉和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危害。
造成微生物指標超標的主要原因有幾點:一是生產所用的原材料或是分裝的半成品儲存條件不好且儲存時間過長,造成原材料腐變;二是生產廠家不重視生產環境、設備及生產人員衛生等外在條件的控制,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受到了污染;三是生產廠家沒有進行危害關鍵點的分析控制等質量活動;四是產品包裝密封性能差,造成產品受到污染。
消費建議
1.消費者購買食品時,應優先選擇在信譽良好的食品經營企業,特別是政府公布抽查合格的食品市場流通環節服務企業購買,盡量不要在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商家購買食品。?
2.即時關注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定期公布的抽查結果公告,避免到抽查不合格的食品經營食品購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