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汕頭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九條措施的通告。
通告指出,要強化個人健康管理。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強化個人防護意識,從我做起,減少非必要集聚性活動,盡量不前往人員聚集場所尤其是密閉式場所。室內環境要經常通風換氣和清潔消毒,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在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佩戴口罩,養成勤洗手、多運動、用公筷的良好衛生習慣,做好個人和家庭成員健康監測。
通告要求,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將愛國衛生運動與常態化疫情防控相結合,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要嚴防疫情輸入。境外或疫情高、中風險地區來汕返汕人員要主動向所在社區或單位報告,報告旅居史、核酸檢測、健康狀況等情況,社區“三人小組”要嚴格做到“三個一律”:一律發放一份健康告知書,一律詢問健康狀況,一律驗證健康碼信息,指導每日在“粵康碼”上申報健康狀況。要強化網格化管理。社區防控力量要進一步充實,加強網格化滾動摸排,及時掌握外來人員及返汕人員的動態,做好摸排登記、健康碼查驗、體溫檢測、信息上報、公共設施消毒等日常防控工作,加強對入境人員及高、中風險地區來汕返汕人員的健康服務和管理。
通告要求,要加強公共場所防控管理。筑牢公共場所防線,各主管部門要督促酒吧、影劇院、美容美發、網吧、游藝娛樂、歌舞娛樂、洗浴、室內健身等密閉通風不良經營性服務場所的經營單位,全面實行粵康碼進門掃碼和查驗登記工作。要規范發熱門診和院內感染管理。充分發揮發熱門診、診所、藥店的“哨點”作用,建立發熱病人全覆蓋、常態化、全流程的管控機制,切實實現“四早”。加強核酸檢測篩查,堅持“應檢盡檢、愿檢盡檢”。要強化特殊場所管理。要按照“高于社會面的防控標準”,繼續強化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強制戒毒所、公安監所等特殊場所風險防范,嚴格落實人員出入管理措施,減少非必要人員進出,做好人員防護、消毒、通風等日常防控工作,穩妥有序逐步恢復服務。
通告強調,要安全復學復課。實行教職員工和學生健康情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要壓緊壓實防控責任。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為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提供有力保障。
(記者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