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市公安機關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動”吹響號角,本次“百日行動”重點治什么?怎么治?市公安局于近日發布的《關于整治道路交通秩序的通告》應如何解讀?交警部門還采取了哪些新舉措,以全力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全面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秩序?
近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警金平大隊、交警龍湖大隊相關負責人在專訪中詳細解讀本次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動”重點打擊的交通違法行為,針對停車難、修路堵等市民關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闡釋交警部門采取的舉措,呼吁市民遵守交通法規,及時了解路況信息,共同提升交通出行環境。
提高管理水平:交通管理網格化、“微改造”有效治堵
3月16日起,我市全面啟動中心城區交通網格化管理模式,將金平、龍湖、濠江區13個外勤中隊劃分為47個網格,打通交通服務與管理“最后一公里”。
據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林少偉介紹,每個交通管理網格都設置了“邊界”,由一名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好的負責人擔任“路長”,同時配備兩名民警和若干輔警,共同組成網格管理人員。他們會對網格內的路口開展定點管理、路段巡邏、管控重點部位、交通安全宣傳等工作,一旦發生交通違法行為、交通事故、突發事件,都能快速響應、立即處置。在早午晚高峰期和平峰期的不同時段內,網格會有不同的警力配置,所查處的交通違法行為也各有側重。
“從實行網格化管理的這段時間來看效果不錯,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優化。”據介紹,通過實行網格管理和相應考核機制,民警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大幅提升,對于網格內存在的問題,一經發現會及時采取措施解決,以便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交通出行環境的需求。
此外,我市還逐步探索對路口路段進行“雙微”改造、“機非分離”改造,并加強對小區道路、背街小巷違法亂停的打擊力度,力求打通城市“毛細血管”,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重拳出擊治理:重點抓好“人車路”三大交通要素
據林少偉介紹,近期發布的《關于整治道路交通秩序的通告》,主要針對當前市委、市政府開展的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動”,在先前常態治理的基礎上,重點抓好“人”“車”“路”三大交通要素,再度對各種交通違法行為進行“零容忍”打擊。
其中,交警部門將嚴厲整治駕駛員無證駕駛、準駕不符等違法行為;針對車輛,將嚴禁無牌無證、假牌假證、報廢車輛上路,對不同程度的違法行為采取查扣、強制報廢、吊銷駕駛證等處罰;針對闖紅燈、逆行、摩托車超載、不按車道行駛、違停等路面常見交通亂象,交警部門也將予以嚴厲打擊。
此外,本次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動”也將加大對非機動車、行人的約束。對于不按規定行駛的非機動車駕駛人和橫穿馬路的行人,執法人員除了對其現場糾正和處罰外,還可讓其參與馬路義務勸導工作,提升非機動車駕駛人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識。
化解修路“痛點”:加強交通分流疏導
在龍湖區,多條道路正在進行施工改造,對交通秩序的影響較為突出。據悉,目前龍湖區共有13條主干道、6條次干道以及一批區間道路都在進行施工或修整。這13條主干道包括中山路、長平路、黃河路、珠江路、華山路、天山路等多條龍湖區“主動脈”,其同時開工建設給市民造成了一定影響。
道路建設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城市未來的交通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應對修路帶來的擁堵、圍蔽、繞行等問題,交警龍湖大隊作出了不少探索。
“施工道路開工前我們會派出專門警力,會同秩序大隊對周圍片區的道路進行前期勘察,認真研究出周圍片區的交通分流疏導方案。”交警龍湖大隊副大隊長杜柱浩表示,施工前,交警支隊還會發出公告,向市民告知修路時間、區域,通過新聞媒體、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及時發布相關交通信息。同時,派出警力深入施工道路附近的住宅小區、商鋪等,發放印制好的交通分流疏導圖,并在施工現場的圍擋上懸掛大幅交通分流疏導圖,引導外地來汕的司機正確行駛。
除了疏導指引,交警龍湖大隊還加大警力部署,專門安排警力進行蹲守式指揮疏導,對施工路段周圍的道路加強巡邏管控,及時清理占道亂停的車輛。為盡快“還路于民”,交警部門還加大督查力度,要求施工單位和業主單位嚴格做好施工路段周邊的防護設施,督促他們按時完工。
交警部門也呼吁廣大市民,要養成良好的交通出行習慣,及時關注新聞媒體和汕頭交警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交通信息,提前繞行規避擁堵點,行車時及早觀察交通標志標線,達到有序通行的目的。
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標志標線和電子抓拍設備
在金平區,醫院、學校、市場較為密集,道路相對狹窄,一些重點區域極易造成擁堵,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難點。以汕頭市中心醫院為例,門前車輛亂停放、車輛隨意上下客、二輪車逆行、車輛不按車道行駛、行人不走斑馬線等交通違法行為頻繁發生,是金平區交通管理工作中難點較多的區域。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是醫院內停車位不足,不少到醫院的市民群眾對周邊環境也不熟悉。”交警支隊金平大隊大隊長陳玩山表示,為解決市中心醫院門前交通“老大難”問題,交警大隊一方面協助醫院對內部的行車道進行規劃提升,另一方面也在醫院周邊及遠端設置了標志標線,引導車輛通行。同時,還在周邊尋找一些停車場,指引市民停放車輛后再步行至醫院。
針對醫院、市場門前隨意上下客、車輛亂停放等問題,交警部門也加大警力部署,同時準備啟用電子抓拍裝備,希望通過電子手段引導市民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此外,我市還將借鑒廣州、深圳等經驗,在一些主要路口加裝“人臉識別”拍攝儀,識別出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主體后對其采取處罰措施,從而更好地約束行人的交通行為。
(記者陳欣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