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消費已進入日常家庭生活,與此同時汽車消費糾紛也日益突出。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即將到來之際,市消委會和市工商局昨日舉行汕頭市汽車4S店服務評測活動結果媒體發布會,通報前階段開展的我市汽車4S店服務測評活動有關情況并發布測評結果。
據統計,市工商局12315舉報申訴中心去年共受理涉及汽車消費投訴57宗,占去年受理投訴總量的6%,主要集中在質量、合同、銷售宣傳、售后服務等方面。質量問題主要是反映發動機、變速器、制動系統、輪胎等方面問題。銷售宣傳與車況性能實際不符、強制消費者購買保險、熱銷車型加價、過度維修等問題成為投訴的熱點。
為了解我市汽車售后服務的現狀,由汕頭市消委會牽頭主辦,《消費者報道》雜志社承辦及實施的“2015年汕頭市汽車4S店服務測評活動”在2015年11月拉開了帷幕。該活動采用公開方式招募汕頭市22名車主參加,針對汕頭市汽車4S店免費保養維護、服務態度、消費陷阱等方面進行測評,測評形式主要以志愿者問卷調查和記錄為主。在經過前期車主培訓、中期4S店現場體察、問卷填寫、后期問卷及資料回收等階段后,測評活動共回收問卷22份,相關相片、視頻資料287份。經過測評顯示,目前汕頭汽車4S店在服務方面存在以下4個問題:1、價目表和協議不正規;2、車主更換機油,汽車面臨脫保;3、建議的保養周期與手冊不符;4、首保無法享免費。
針對這次測評活動發現和日常消費投訴反映的問題,市消委會和市工商局表示將積極采取措施,依據職能進一步加強汽車銷售市場的監管和消費維權工作。作為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擔負重要職能的職能機構,市工商部門主要將采取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措施:一是強化市場主體規范,著重審查4S店作為銷售與維修一體化的汽車經銷商經營范圍是否包含汽車維修項目,對無照經營的堅決予以查處。二是強化流通環節汽車配件質量監管,根據省工商局的統一部署,抓好對流通領域汽車配件等質量抽檢工作,加大對銷售不合格汽車配件的查處力度。三是加強對市場主體經營行為的監督檢查,重點查處在汽車銷售和維修保養環節中存在以次充好、以舊代新、少換多收、虛增服務項目,以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和利用合同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等行為,加大對汽車經銷商不正當競爭和商標侵權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四是強化監管信息披露。對企業被工商部門查處的相關行政處罰信息一律通過全國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網”予以公示披露,實施信用監管。同時,還將聯合市消委會通過開展行政約談和行政告誡等措施,引導汽車銷售企業強化自律、規范經營。借鑒這次對汽車4S店服務開展測評活動的做法,市工商局和市消委會下來還將加強對有關消費投訴熱點問題的分析研究,積極探索加強重點商品和重點領域消費維權工作的有效舉措,著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除此之外,根據此次測評活動的反饋情況,主辦方向車主們提出消費提示:車主應多留意關于汽車維修的報道及汽車4S店的相關新聞,了解4S店消費中常出現的“貓膩”“陷阱”等,引以為鑒。再者,消費者去4S店做保養維修前應認真閱讀汽車保養手冊,做到心中有數。在汽車其它維修保養方面,消費者可適當學習科學合理用車的知識,多與技術人員探討交流,咨詢零部件價格,明明白白消費,拒絕4S店“小病大修”、“以換代修”。與4S店簽署正式的書面合同或協議則能夠幫助車主在汽車維修保養中遭遇侵犯自身合法權益時依法理性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