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創文強管和作風建設如火如荼開展的關鍵時刻,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的重要部署,旨在通過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進一步外塑形象、內強素質,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加快振興發展,再造特區輝煌。
潮南區作為特區西翼重要發展極,作為汕頭乃至粵東地區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之一,區委區政府始終把質量強區作為提升綜合競爭力、促進經濟振興發展的重要戰略來抓, 2012年榮獲“中國內衣家居服裝名城”稱號,2015年內衣家居服躋身首批20個“中國質造”產業帶行列,2017年獲得“全國服裝(內衣家居服)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稱號,質量強區已經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的大潮中,潮南更須依托知名品牌示范區,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勇爭先,爭當質量強市新標桿。
(一)構建“三大平臺”,提升產品質量。擴大“全國服裝(內衣家居服)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的效應,努力構建產業集聚發展、公共技術服務、產品一體化供給“三大平臺”,提升產品質量。一是構建產業集聚發展平臺。以紡織印染綜合處理中心,臺灣農民創業園,峽山、陳店、兩英三個鎮級園區,陳沙大道“雙創走廊”專業園區等為重點,抓好“一中心、一園區、三片區和特色產業園”的規劃建設,形成以區級園區為龍頭、特色產業園為支撐、鎮級片區為組團的園區發展模式,促進紡織服裝產業集聚、企業集群、資源集約。二是構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加快建設內衣家居服、化妝品科技檢測中心和口腔用品省級質檢站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強化產業技術標準基礎支撐。三是構建產品一體化供給平臺。充分發揮潮南內衣家居服躋身首批20個“中國質造”產業帶行列和專業市場的作用,加快兩英面料專業市場和區物流中心建設發展,扶持引導服裝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形成高質量高層次的紡織服裝產品一體化供給體系。
(二)開展“三項活動”,提升工程質量。加快完善建筑產業鏈,推進建筑業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加大檢測、整治、創建三項力度,全面提升工程質量。第一,加大原材料檢測力度,集中對商品砼、鋼筋、防水材料、墻體材料、建筑節能材料等重點產品進行高強度檢測,通過經常性的巡查抽檢,推動工程質量檢測工作常態化。第二,加大質量通病整治力度,針對屋面滲漏、樓地面裂縫、混凝土構建缺陷等建筑工程通病提出針對性治理方案,做好施工前交底工作,加大監督力度。第三,加大優質工程創建力度,開展優質工程差異化管理,確保新開工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新開工保障房受監工程覆蓋率均達到100%,大中型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保障房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100%,其他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大于98%。
(三)深化“三集中服務”,提升服務質量。以作風建設年活動為總推手,深入開展“三集中”服務活動,提升服務質量。一是開展集中審批。深化“一門式、一站式”政務服務模式改革,縮短審批流程,推動審批時限從以工作日計算向以小時計算轉變,推進企業服務常態化、審批服務便捷化、審批事項規范化。二是開展集中攻關。落實區領導掛鉤企業,定期走訪,一對一幫扶,集中解決標準化生產、申報名牌等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幫扶企業爭創名牌。三是開展集中突破。定期召開會議,組織經信、工商、質監等部門開展集中會診,對企業反映的問題逐個掛號、逐個解決、逐個消號,在最短時間內實現突破。
(四)打好“三大戰役”,提升環境質量。牢植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打好創文強管、練江整治、護綠大南山“三大戰役”,提升環境質量。一是打好創文強管持久戰。堅持拆建并舉、建管并重,推進總投資約18.98億元137個創文項目,升級改造區級以上農貿市場,加快實施國道324線潮南段、和惠公路兩側景觀和綠化帶改造升級工程等,提升宜業宜居環境品質。二是打好練江整治攻堅戰。立足“斷源、截流、治污、疏浚”的整治思路,深入開展涉水重點行業企業污染專項整治,加快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五座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等項目建設,推進峽山大溪等溪河流域生態修復,提升水環境質量。三是打好護綠大南山保衛戰。以揭惠和深汕高速公路過境路段、“三道兩區”、三大庫區等區域及13個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為重點,嚴厲打擊毀林造墳、砍伐樹木、污染飲用水源等違法行為,捍衛大南山綠色“生命線”,提升自然生態質量。
(作者系潮南區人民政府區長)
違法和不良信息、假冒政府網站舉報電話:0754-88278342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汕頭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